在中医里,受凉被称为寒邪,寒邪进入人体后,需要我们的阳气来驱赶。阳气消耗的多了,自然而然就会受到损耗,所以寒邪最容易伤害的是阳气。另外,我们体内的气血运行就像河水一样,遇到寒邪就会凝固,流动不畅,这就是寒性凝滞,会影响气血运行。


如果寒邪深入到我们的脏腑,问题就更严重了。

首先是心有寒,这里的寒主要是指心阳不足的虚寒。这类人通常怕冷,经常感到心慌、心悸,晚上睡不好,容易受惊吓、出冷汗。针对这种情况,炙甘草汤可以益气滋阴、通阳复脉。

然后是肺有寒,肺主宣降,寒邪入侵会影响肺的宣降功能,还可能导致水饮内停。这类人怕冷、怕风,还会有咳嗽、气喘、痰多清稀的症状。这时,小青龙汤可以用来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第三个是脾寒,脾也是虚寒证比较多见。脾阳不足的人总感觉肚子里隐隐作痛,不敢吃凉的,一吃就腹痛、拉肚子,食欲也不好,手脚凉。这时,理中汤可以用来温中散寒。

第四个是肾寒,这也是肾阳不足的虚寒症。这类人多会感觉腰膝酸冷疼痛,小便频繁、夜尿多,大便长期不成形或五更泻,性欲降低,功能差。这时,肾气丸是比较适合的。

最后是肝寒,这类人经常会手脚抽筋、活动不灵便,头痛、小腹胀痛,男性可能会有睾丸坠胀疼痛,也是怕冷,手脚发凉。这时,吴茱萸汤可以用来温通经脉、养血行气。


好了,今天的健康小知识就分享到这里。再次提醒大家,用药一定要对症,如果有需要,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上一篇:百果之王,最适合秋天吃的水果,对皮肤很友好,缓解从头到脚的干燥 下一篇:舌头两边有齿痕,湿气太重了,长结节囊肿,3款茶调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