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浙江省卫生健康委、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浙江省中医药发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中医院、磐安县人民政府承办的第三届浙江省“千方百剂”医疗机构制剂成果转化路演会在磐安举行。
会议发布了《2023年浙江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发展报告》和2023年浙江省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各指标排行榜。同时举行了由浙江省中医院牵头的浙江省中药创新与成果转化联盟成立仪式。
让“急先锋”成为“王牌军”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徐旭卿在讲话中指出,医疗机构中药制剂具有作用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性较好等优点,是上市药品有益的补充,特别是在一系列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中,常常充当“急先锋”的角色,以中药制剂为代表的中医中药,因其“简、便、验、廉”的独特优势,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喜爱。
中药制剂要以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努力实现从“急先锋”的角色向“王牌军”的转变,强化末端成果转化应用,建设以中医药科技成果和中药制剂为主的转化应用体系,探索浙江省卫生健康创新转化平台的实体化运行,推动创新中药制剂的临床应用,支持研究型医院转化的中药制剂优先在原研发单位及其医疗集团、医联体内应用,促进医学科技成果的临床落地。

打通中医药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会上,高祥福院长代表浙江省中医院先后与企业签署了两个成果转化协议,总金额达1100万元。高祥福表示,2023年医院科研成果转化总金额达3100万元,占全省医疗机构成果转化的半壁江山,2024年更是实现突破式增长,加上本次转化金额,已经接近5000万元,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乌梅汤2.0配方的转化,单项就达到3500万元。
近年来浙江省中医院临床研究成果实现“井喷式”转化,院内制剂、名老中医经验方、专利等科技成果转化纷纷取得重大突破,在实现优异的社会效益的同时,也获得了良好经济效益,无论是规模还是成果转化金额均高居我省公立医院榜首。

让中医药的科技创新成果
推动健康产业创新发展
中医药是科研成果转化的富矿,既能从传承中找到亮点,也能在创新中发现爆点。浙江省中医院副院长吴建浓以乌梅汤2.0配方转化为例,介绍了如何以中医药创新为突破,撬动健康产业发展。今年夏季初,医院推出的中药代茶饮乌梅汤2.0上线后单日下单持续突破1000万贴,并迅速成为风靡全国的中药健康产品,受到国家级媒体的频频点赞。以“乌梅汤”为代表的中药代茶饮不仅满足了群众对健康养生的需求,也对健康产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刺激作用,吸引了一系列企业前来洽谈乌梅汤合作转化事宜。医院结合乌梅汤下单区域分布以及当地饮食特征等因素,选择具有差异化的西南地区作为转化目标,顺利与重庆医药达成转化。
高祥福表示,浙江省中医院作为全省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今后还将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着力打造浙江省中医药产学研一体化创新模式,共同促进医院特色中药制剂和设备的开发与转化,力争取得一批中医药突破性科技创新成果,助力加快“浙产中药”现代化与产业化进程。

让优质制剂成为基层中医院的“新名片”
院内制剂是医院的“新名片”,是医院口碑上闪亮的星星。南浔区中医院党总支书记陆建龙表示,“从去年起,浙江省中医院又有8种中药特色院内制剂投入使用,如咳平颗粒、痛风胶囊、复方仙灵脾消癥颗粒等,不但在医院能配到这些‘明星好药’,这些制剂还参加了南浔古镇首届中医药文化夜市,反响热烈。”
目前全省共有60余种中药制剂在40余家基层医疗机构调剂使用,其中2023年度调剂总额达2000余万元,浙江省中医院在这次发布的最受欢迎中药制剂榜单上高居榜首。
上一篇:首批30个中医治疗优势病种形成 下一篇:“百花壶杯”中医适宜技术支援现场活动暨仪器捐赠活动在咸宁市妇幼保健院举行